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任师中舟中见示 北宋 · 冯山
 押真韵
经年雅音旷不闻,客衣彼此俱红尘。
六月赤日火照地,仙舟舣在支江(宜秋馆本、清钞本、小集作交河滨。
君年四十已显官(宜秋馆本、小集作宦),去去荣路无涯津。
丈夫未死功业在,但使道富何忧贫(自注:师中诗多言贫,故云。)
按:以上《安岳集》卷七
乞罢知枢密院事除外任宫观劄子(二 靖康元年三月二十八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梁溪集》卷四五、《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四
臣适具奏,以备经忧虞,心虑愦耗,乞罢知枢密院事,除一在外宫观差遣
伏蒙圣慈特降中使封回所奏章,御批训谕,令不得再请。
圣意隆厚,感戴天恩,非臣糜捐所能上报。
窃念臣奋自寒苦,初无所长。
遭遇陛下龙飞之初,适丁艰难,国家多事,蒙被奖擢,得以见危致命,少效臣节。
都邑底宁,夷狄遁归,斯皆陛下盛德所致,如臣何力之有?
然而孤危之迹,疏拙寡助,力小任大,夙夜忧恐。
自非陛下深察而保全之,宁有今日?
常愿贼马既退,三镇保全,上皇銮舆还阙,二圣重欢,目睹盛事,乞身归休,安于田亩,乃其素志。
适今早进对,与大臣议论不合,遂诋臣以士庶伏阙之事是臣结构,至欲送御史台根治。
伏念臣备位枢筦,横遭诬蔑,有玷国体,宁不痛心!
所以遽上封章,实非获已。
虽蒙圣恩委曲宣谕,终不自安。
伏冀哀怜,使遂所请。
填沟壑,誓当捐躯,以图仰报。
臣更不敢供职,见般出启圣院安泊,听候指挥
取进止。
〔御笔〕依已降旨,不许般出启圣院,依旧赴院供职。
任师中、家汉公1077年 北宋 · 苏轼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堂上四库书
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
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
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馀。
有如庞德公,往还与徐。
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
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
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
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袪。
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
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
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
方当入奏事,清庙
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
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
罢亚百顷,雍容十年储。
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
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
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
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
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
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
会当相从去,芒鞋老菑畬。
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
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
冰盘荐文鲔(鲔,鮥也。戎、泸常有。),玉斝倾浮蛆
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
知我少所谐,教我时卷舒。
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
雀罗廷尉,秋扇婕妤
升沈一何速,喜怒纷众狙。
作诗谢二子,我师宁与蘧。
任师中挽词1081年 北宋 · 苏轼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
小任温毅老更文,聪明慈爱小冯君
两任才行不须说,畴昔并友吾先人。
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配残月。
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继呼不还。
强寄一樽生死别,樽中有泪酒应酸。
贵贱贤愚同尽耳,君今不尽缘贤子。
人间得丧了无凭,只有天公终可倚。
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1080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息县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小竹陂在县北。),桐柏烟横山半紫(桐柏庙在县南。)
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黄州出水牛。)
王仲仪砚铭1091年 北宋 · 苏轼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六艺之一录》卷一三○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汲、郑蚤闻,颇、牧晚用。
谏草风生,羽檄雷动。
人亡器有,质小任重。
施易何常,明哲所共。
苗授特授武泰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勋封食实如故制元祐三年七月十二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皇朝文鉴》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门下:出总元戎,作先声于士气;
入为环尹,寓军政于国容
将伸阃外之威,以迪师中之吉。
咨于尔众,朕得其人。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持节福州诸军事福州刺史上柱国济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苗授,早以异材,见称武略。
被服忠义,有烈丈夫之风;
砥砺廉隅,得士君子之概。
荐扬边圉,益著劳能。
拔自众人,既蒙先帝之遇;
遂拜大将,无复一军之惊。
祗扈殿岩,肃将斋钺。
予欲少长有礼,而兵可用;
汝其夙夜在公,而令必行。
于戏!
爱克厥威罔功,兹为深戒;
师众以顺为武,古有成言。
惟懋乃衷,毋忘朕训。
乞致仕表 南宋 · 郑兴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一、忠肃集
臣衷恳挚,已具奏陈,圣训慇勤,未蒙俞允,夙夜循省,弥滋战兢。
兴裔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伏念臣一介庸懦,行拙才疏。
列圣之知,荐更藩维之任。
绸缪荣宠,荏苒年时。
循吏之称,未闻于官守;
旷职之诮,难免于朝端。
兼以犬马齿衰,榆景薄。
精力日耗,末疾时婴。
自维力小任隆,终必致覆;
功微禄厚,久则招尤。
是以经垂止足之文,《诗》昭素餐之戒。
乞閒解组,素属微诚;
致政引年,岂繄矫饰。
钦奉温旨,过赐慰留。
在圣主驭下之方,盖欲不弃乎故老;
于愚臣行己之道,窃恐有误于苍生。
伏望皇帝陛下曲回睿听,特轸天慈。
念臣进非左右之容,鉴臣退知荣辱之分。
与之全节,示以曲成
俾得养疾衡门,归休田里。
歌帝则而永日,饮圣泽以终年。
其为欣幸,曷可名言!
臣愚无任望阙陈情激切屏营之至。
谨奉表吁请以闻。
任德翁(一 黄州1081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自蒲老行后,一向冗懒,不作书。
子侄来,领手教,感愧无量。
仍审尊体佳胜为慰。
昆仲首捷,闻之欣快,起我衰病矣。
当遂冠天下士蔡州未足云也。
陈季常归,又得动止之详,小四乃能尔,师中不死矣。
此间凡事可问小大,更不覼缕。
未期会晤,万万自爱。
与友人(一二)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九、西楼帖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令子今年何处取解?
贵眷各想安胜。
舍弟不住得信,无恙,恐闲知。
轼再拜。
泸南不闻耗,乡中所系不小,不能无虑也。
黄人闻任师中死,相率作斋,然皆以轼为主,亦一段佳事。
恐要知。
王太尉送行诗后1098年10月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河东先生集》附录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杜衍
贾黯
宋敏求
司马光
王安石
苏涣/王畴。
邵亢
元绛
王纯臣
吕夏卿
张瑰/何涉。
仲弓
陈洙
胡恢
王举正
赵槩/张揆。
曾公亮
王圭
王洙
曾公定。
胡宿/范镇。
李复圭
张刍吴几复
范百之。
晁仲衍/石扬休。
李绚
宋敏脩/(右三十三人)丁度。
郭劝
齐廓
马仲甫
令狐挺
施昌言/吕居简。
孙沔
刘瑾
冯浩
黄灏。
韩铎/李师中
辛若渝
李寿朋
刘参
张师中
李先/楚泰。
洪亶。
周延隽
钱延年
解宾王
黄从政/孟询。
阎颙
谢徽。
张孜
吴可几
范宽之/张中庸。
从周/《(右三十三人)送行诗》上下二卷,凡六十有六人。
庆历皇祐间,朝廷号称多士,故光禄卿、赠太尉王公挂冠归江陵,作诗纪行者,多一时之杰。
呜呼,唐虞之际,于斯为盛,非独以见王公取友之端,亦足以知朝廷得士之美也。
柳宗元记其先友六十七人于墓碑之阴,考之于史,卓然知名者盖二十人。
宗元曰:「先君之所友,天下之善士举集焉」。
余于王公亦云。
元符元年十月初七日
任师中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三、《皇朝文鉴》卷一三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年月日,眉阳陈慥、苏轼,犍为王齐愈、弟齐万,黄州进士潘丙、古耕道致祭于故泸州太守大夫师中之灵曰:允义大夫,维蜀之珍。
《诗》之老成,《易》之丈人。
去我十年,其德日新。
庶一见之,遽没元身
与轼,匪友则亲。
自丙以降,昔惟州民。
旅哭于庭,恻焉酸辛。
祸福之来,孰知其因。
自寿自夭,自屈自信。
天莫为之,矧凡鬼神。
生荣死哀,自昔所难。
持此令名,归于九原。
满中行元祐元年四月 北宋 · 孙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六
臣窃观昔人谓王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然则万民、四方之正,自朝廷与百官始,而百官之正,必自朝廷始。
朝廷之上,左右之臣,侍从之列,皆端良忠直之士,则百官其有不正者乎?
盖今日之大臣,乃前时之侍从
今日之侍从,乃异时之大臣矣。
侍从之选,可不谨哉!
侍从之臣以论思献替为职,以述作润色为业,端良忠直,兹为本务;
文藻辞华,乃其馀事。
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茍非其人,窃是名器,小任之则比奸党而蔽聪明,巨用之则迪人主不以道而害天下。
前世用人之失,其渐良由于此。
陛下临御以来,虚心听纳,登用正人。
指奸触邪,臣实其职。
中行器识浅陋,性质奸险,顷在先朝,尝自御史进擢台端
既无忠言谠议,切救时病;
惟务从谀承意,阴阿柄臣。
王安礼尝上书论中书不公,宰相深衔之,中行乃力为排诋,以附其意,竟坐欺罔。
中行居朝廷耳目之任,不达人主之聪明,而为宰相之鹰犬,则其人之贤否,不待论而可知矣。
臣愿陛下于选任之际,更赐详择,不独愚臣塞先事建言之责,庶几朝廷收澄源清流之功。
送逊监淮西酒并示诸任二首 其二 1107年 北宋 · 苏辙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淮西留滞昔经年,唯有诸任时往还。
炊黍留宾不嫌陋,借书度日免长闲。
归来潩水无人问,梦绕伊家古间。
二老旧游唯我在,后生谁复识苍颜(自注:遵圣师中二老人,虽乡人今无识之者矣。)
张浚(二 绍兴二十六年十月 宋 · 汤鹏举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四
宰臣张浚学术迂疏,智识浅短,刚果自任,轻肆无谋,器小任大,自取败失屡矣。
去冬陛下施旷荡之恩,还贬所,复其旧职,付以帅阃,所以遇厚矣。
既衔忧去职,理当阖门自省,乃复倡为异议,以动摇国是,不惟安危之计,独徇偏私之见,获罪天下,公议所不贷也。
浚初领兵于陕右,妄行诛戮,而五路至于陷失。
暨居宰席,措置乖方,淮西一军,旋致溃叛,天下莫不怨之。
无所施为,动必颠跻。
曾不追省愚愆,犹肆大言,欺愚惑众,冀于再用,殊可骇笑。
近得指挥,归葬于蜀,傥坚异议以倡率远方之人,虑或生患。
刘昌祚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1089年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栾城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省表具之。
朕三岁亲祠,百辟来助。
因上穹之降福,縻好爵以广恩。
非独尔私,尚将何避?
若夫阃外之寄,师中之权,朕既不以私假人,卿亦宜以功受禄。
今此成命,其勿固辞。
所请宜不允,仍断来章。
黄州师中庵记元丰四年十二月1081年12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栾城集》卷二四、《文章正宗》卷一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八二、光绪《黄州府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师中姓任氏讳伋,世家眉山,吾先君子之友人也,故余知其为人。
通守齐安,去而其人思之不忘,故齐安之人知其为吏。
师中平生好读书,通达大义而不治章句,性任侠喜事。
故其为吏通而不流,猛而不暴。
所至,吏民畏而安之,不能欺也。
始为新息,知其民之爱之,买田而居。
新息之人亦曰:「此吾故君也」。
相与事之不替。
及来齐安,常游于定惠院
既去,郡人名其亭曰任公。
其后余兄子瞻以谴迁齐安,人知其与师中善也,复于任公亭之西为师中庵。
曰:「师中必来访子,将馆于是」。
明年三月师中没于遂州
郡人闻之,相与哭于定惠者凡百馀人,饭僧于亭而祭师中于庵。
师中之去,于是十馀年矣。
夫吏之于民,有取而无予,有罚而无恩,去而民忘之,不知所怨,盖已为善吏矣。
师中独能使民思之于十年之后,哭之皆失声,此岂徒然者哉?
朱仲卿为桐乡啬夫,有德于其民,死而告其子:「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
既而桐乡祠之不绝。
师中生而家于新息,没而齐安之人为亭与庵以待之。
使死而有知,师中其将往来于新息齐安之间乎?
余不得而知也。
元丰四年十二月日,眉山苏辙记。
绍兴送妻弟任县邵武二首(图南,字伯厚 其一 南宋 · 项安世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珍重任公子,君行定几时。
重来未有日,此别可无诗。
带雨登闽峤,因□想(自注:伯厚属予至成都求汉碑。)
两翁门户在,努力慰相思(自注:东坡所谓大任、小任,即其祖也。)
论蠲除杂税劄子1033年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宋元宪集》卷三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五八、《国朝诸臣奏议》卷九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草茅之姿,光华遘运,近承人乏,入倅计司,惟厥吏员,实掌民版。
以一介驽缓之质,阅四海征赋之益,徒尔首公,无以纾责。
辄怀管穴,思报毫分,罔避严诛,仰干睿听。
臣闻立简易之法,则民不惑;
去因缘之奸,则吏无害。
省簿领则要可举,一赋税则取有名,此皆治道之所繇,而历世之无改也。
臣窃见当今正税之外,杂赋至繁,诡制异科,丑名暴歛。
原其所自,由来甚迩。
盖自唐室解纽,五朝挺灾,孱王僭侯,盗据方国,坏合彻之典,取一切之宜,掊尅无厌,禁令自出。
于是有身丁地头之赋,农具牛皮之征。
鬻酒则户出曲钱,煮海则家增盐价。
虽与民更始,而弊制尚存,官司因循,惮于改作。
故使尧舜之代,无桀貉之中,虽臣之愚,窃以为过。
今纵不能荡涤横赋,以宽民财;
犹当釐易旧名,少近王道。
臣愚以谓可取杂名税钱及派纳之色,不移旧数,合为一号。
削去季世剥害之品,作为我朝较画之法。
示之于民,则耳目易晓;
委之于吏,则条贯难欺;
录于官曹,则文籍不烦;
供乎财用,则称谓差美。
此旧入无秋毫之损,新规有指掌之易,丕变讹谬,垂于经常,实天下之幸。
如允臣所见,乞下三司,令子细勘会。
见今天下诸杂税钱外沿钱名目贯百闻奏。
然后取其实数,合为一号。
逐年折变,自从旧法。
斯皆防患制法,遭时垂统者也。
臣伏见国朝以来诏数下,而建条比牒连名,充曹牣府,烦科碎目,与日而滋。
每罚一罪,断一事,有司引用,皆连篇累牍,不能遍举。
率不数岁,则别加论次,谓之编敕。
盖欲条贯饬尽,纲目毕张,大可含元,细不容发。
而抵冒未绝,风流寖滥。
一令之下,则奸生令表;
一禁之设,则罪出禁先。
示于人则若教猱,施于事则如紊纲。
此皆不循其本,而求之于末。
将欲措刑辟,跻仁寿者,不亦难乎!
夫恢恢有条,重而必罚者,本也;
事事曲制,轻而易犯者,末也。
本不举则巨猾徼倖,末专任则细民罹灾。
今之诏条,病在于此。
陛下幸加大惠,惜皇猷之未畅,深诏执事,精覈旧文,欲因盛时,遂定丕律。
臣以谓不一劳者不永逸,无远虑者必近忧。
今虽定之,后必复改。
何则?
制度不立,贤愚杂议故也。
为之计者,莫若尽取改行诏敕与律文相校。
律有本条而敕意小异者,则改而入律;
律无本条而名项别立者,则编而为敕。
况唐律之内,废条已多,若擿去旧文,益作新例,亦前王损益之常也。
人情不能无过,王道禁乎太察。
其约束之烦语,官司之小禁,宜一切荡除。
盖去之不足害治体,存之徒以饰罪梯。
法轻不能绳奸豪,文密足以污良善。
臣又闻王者之制,揭若日月,动如雷霆。
其言易而文,其禁切而广。
伏见今之编敕者,繁长猥俗,与府县文移无异。
用字乖舛,异辞重复,宁所谓明白温醇之旨耶!
实由不专任达识大儒,而多用执法之吏。
夫法吏者,奉行其法可也,宁制法之人哉?
古人有言,治国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今欲与法吏谋致治之本意,是犹使奴织而婢耕,其成功不可得也。
臣欲乞专委鸿博之老及辅弼大臣,商较敕条,略依律文为体,裁其辞句,第其轻重,约其义,明其文。
布之四海,使识朝廷之尊;
传之万世,俾知文雅之盛。
自今以往,有臣庶上言,欲釐改旧法,建设条禁者,愿陛下慎其俞旨,必先付之两府,参之群吏。
若前条确见其短,今文率以为便,可行于经久者,即下两制,令以所陈之状,去其芜杂,取其精意,仿古律令,著为章程
若其事止苛文,不足发明利害者,皆寝而勿报。
如此则法不数变,而民知所措矣。
言者必难臣曰:今若依律令以为敕,天下官吏必不能晓。
臣对曰:今天下所颁律令,曹局小吏,犹能引用,则似律之敕,独不能晓耶?
此胶柱之论也。
又必难臣曰:夫诏敕者多先帝所定,而不当改作。
臣对曰:凡诏敕之设,本臣庶上陈之见耳,宁一出先帝之口哉?
况圣人以便利万物为至仁,不因循陈迹为至孝。
太宗皇帝改建隆之敕,真宗皇帝兴国之法,是皆可乎?
此守株之谈也。
臣又闻「事不师古」,商典实讥;
「必也正名」,鲁堂攸训。
虽文质异尚,沿袭有宜,至于辨尊卑,分职业,其实一也。
窃见国朝故事,自使相及左右仆射以上,出典州郡者,皆曰判;
六尚书节度使以下者,皆曰知。
盖以谓仆射而上,品秩隆重;
藩镇之任,地望卑远。
故以尊临卑者判其事,以小任大者知其职。
及除佐官则例曰同判之职,自京官以上,皆可任焉。
六尚书知州于上,京官判州于下,名既不顺,理亦无稽。
而又朝廷之仪,台省为重,近缘茍且,寖失典刑。
尚书都省尚书令之职也,今两省五品以上皆得权判;
刑部流内铨,皆尚书侍郎之职,今或以知杂御史判铨事,或以升朝官判刑曹。
其馀卿监之司,小官判者多矣。
天下友邦大郡,大臣不得判;
天台省,小臣得判之,是重诸侯之藩,而轻天子之吏,臣窃以为过矣。
府史者,二人之名也。
故自《周礼》至唐令,有其任者皆曰府若干人,史若干人。
寺监见有其人,则并称府史
此虽小吏而名不师古,亦朝廷之所惜焉。
幸陛下诏有司按前典,谬者正之,颠者序之而已。
虽未能复治古之法,亦一时之制也。
右臣所怀狂瞽,悉已条述,惟陛下裁幸。
请免陈州添折见钱奏1044年夏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包拯集》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访闻知陈州任师中昨奏,为本州管下五县,自去冬遇大雨雪,冻折等,并今年春蚕只及三五分,二麦不熟,全有损失去处。
除擘画不放省税外,只乞与免支移折变。
已奉圣旨,令京西转运司相度闻奏。
窃知本路转运司陈州,令将今年夏税大小与免支移,只令就本州送纳见钱;
却令将大小每斗折见钱一百文,脚钱二十文,诸般头子仓耗又纳二十文,是每斗纳钱一百四十文。
况见今市上小麦每斗实价五十文,乃是于灾伤年分二倍诛剥贫民也,则民閒钱货从何出办?
兼将客户等蚕盐一斤,一例折作见钱一百文;
又将此一百文纽做小二斗五升,每斗亦令纳见钱一百四十文,计每斤土盐却纳三百五十文。
况一郡五县数十万口,非常暴敛,小民重困,体实非便。
欲乞特降指挥,令本州疾速依见今在市二麦实价,估定钱数,令民取便送纳见钱,或纳本色,庶使东辅近地不济人户,稍获苏息。
兼虑本路应系灾伤州军,或有似此重行折变之处,亦乞特行勘会,速赐指挥,若少稽延,恐无所及。